全国服务热线:0373-2628268

如何判断反冲砂石过滤器需要进行反冲操作?

2025-09-23   来自:李露蕊
       判断反冲砂石过滤器是否需要反冲,可通过 “压差监测”“运行时间”“出水水质”“水流状态” 四种方法综合判断,其中压差监测是最核心、最精准的方式,其他方法可作为辅助补充,具体判断标准与操作要点如下。
       首先是压差监测法,这是设备设计时默认的核心判断方式,过滤器进出口管道通常会安装压力表,通过计算进出口压力差(即 “压差”)判断滤料污染程度。设备正常运行初期,滤料截留杂质少,压差较小,通常为 0.02-0.03MPa;随着过滤持续进行,滤料层截留的杂质逐渐增多,水流阻力增大,压差会逐渐升高。当压差达到 0.05-0.1MPa 时,说明滤料层已截留大量杂质,过滤阻力显著增加,若不及时反冲,会导致出水流量下降、过滤精度降低,甚至出现滤料板结。此时需立即启动反冲操作,直至压差恢复至初始范围。部分自动控制型设备会预设压差阈值,当压差达到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触发反冲程序,无需人工干预;手动控制型设备则需工作人员定期观察压力表,记录压差变化,及时启动反冲。
       其次是运行时间法,可作为压差监测法的补充,适用于压差表故障或临时应急场景。根据水源杂质含量的不同,可设定固定的反冲周期:若水源杂质含量高(如雨季河水、工业废水),反冲周期可设定为 8-12 小时,即设备连续运行 8-12 小时后,无论压差是否达到阈值,均进行一次反冲;若水源杂质含量低(如井水、清洁水库水),反冲周期可延长至 24-48 小时。需注意,运行时间法需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调整,例如当发现出水水质变差或流量下降时,即使未达到设定时间,也需提前反冲,避免过度依赖固定周期导致滤料污染超标。
       再者是出水水质观察法,通过观察出水的浑浊度、颜色变化判断是否需要反冲。正常情况下,过滤后的出水应清澈透明,无明显悬浮物;若发现出水浑浊度升高(如肉眼可见泥沙颗粒)、颜色变黄或变绿(藻类滋生),说明滤料层已无法有效截留杂质,可能是滤料堵塞严重或部分滤料失效,需立即进行反冲。对于有水质监测需求的场景(如饮用水处理、精密工业用水),可使用浊度仪定期检测出水浊度,当浊度超过 5NTU 时,启动反冲操作,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最后是水流状态观察法,通过观察设备出水流量、水流声音判断。正常运行时,出水流量稳定,水流声音均匀;若发现出水流量明显下降(如灌溉时喷头出水压力不足、管道水流变细),或过滤器内部出现异常水流声音(如 “咕噜” 声、水流冲击声),说明滤料层堵塞导致水流不畅,需进行反冲。这种方法较为直观,适合缺乏专业监测设备的场景(如小型农田灌溉),工作人员可通过日常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设备长期带故障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