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373-2628268
确认膜壳端盖、接头、卡箍等连接部位无松动,密封圈已正确安装(尤其注意新膜元件的 O 型圈是否润滑到位、无偏移);
检查管路阀门状态:进水阀、浓水阀、产水阀是否处于 “关闭” 状态,卸压阀是否完全打开(确保残留压力);
确认预处理系统(如石英砂、活性炭、保安过滤器过滤器)已正常运行,进水水质(SDI≤5、余氯<0.1ppm)符合 RO 膜要求(避免新膜被污染)。
备好压力表(监测进水压力、浓水压力、产水压力)、TDS 检测仪(测产水纯度)、流量计(测产水量)、计时器(记录运行时间);
若系统有在线监测仪表(如电导率仪、压力表),需提前前校准,确保数据准确。
开启阀门:打开进水阀(1/3 开度) 和浓水阀(全开),关闭产水阀(让水流仅从浓水端排出,快速排气);
低压启动:启动高压泵(若有 “低压模式”,调至 0.1-0.2MPa;无则手动控制进水阀开度,维持压力≤0.2MPa);
冲洗排气:持续冲洗 15-20 分钟,观察浓水出口:当水流稳定、无气泡冒出时,说明空气已排尽;
检查泄漏:冲洗过程中,重点观察膜壳端盖、接头处是否漏水,若有泄漏立即停机,卸压后重新拧紧(不可带压操作)。
打开产水阀:将产水阀全开(确保产水侧无背压);
分步升压:每 5 分钟将压力提升 0.1-0.2MPa(如从 0.2→0.4→0.6→...→设计压力),每次升压后稳定 3-5 分钟,观察压力表是否稳定;
记录初始参数:压力稳定后,记录当前进水压力、浓水压力、产水压力、产水量、浓水流量(计算回收率,初期建议控制在 50%-60%,避免浓水侧污染物过快浓缩)。
用 TDS 检测仪测产水 TDS 值,与更换前对比:新膜产水 TDS 应≤初始值的 1/2(如旧膜产水 TDS=20ppm,新膜应≤10ppm);
若系统有电阻率仪,监测产水电阻率:应恢复至设备设计值(如一级 RO≥1MΩ・cm,二级 RO≥10MΩ・cm)。
产水量:在标准工况(水温 25℃、设计压力)下,应接近设备额定产水量(允许 ±10% 偏差,水温每降低 1℃,产水量约下降 3%,需根据实际水温换算);
回收率(产水量 / 进水量 ×100%):初期控制在设计值的 80%(如设计回收率 75%,先调至 60%),避免浓水浓度过高导致新膜结垢。
计算跨膜压差(进水压力 - 浓水压力):新膜的初始压差应≤0.1MPa(如进水 0.8MPa,浓水 0.7MPa,压差 0.1MPa),若压差过大(>0.15MPa),可能是膜安装倾斜或膜壳内有残留杂质,需停机检查。
调整回收率:若产水水质达标(TDS 低、无异常),可逐步提高回收率至设计值(如从 60%→70%→75%),每次调整后稳定 10 分钟,监测浓水侧压力和产水水质(避免回收率过高导致浓水结垢);
校准仪表:对比在线监测数据与手持仪器检测结果(如 TDS、压力),确保仪表读数准确;
连续运行监测:调试完成后,连续运行 24 小时,每 4 小时记录一次关键参数(压力、流量、TDS),确认无明显波动(如产水 TDS 波动≤5%)。
异常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措施 |
---|---|---|
产水 TDS 偏高 | 膜元件安装方向反了;密封圈漏水 | 停机卸压,检查膜元件箭头方向;更换密封圈 |
产水量偏低 | 进水压力不足;膜壳内有残留空气 | 检查高压泵出力;重新低压冲洗排气 |
系统压差骤升 | 膜安装倾斜;膜壳内有杂质 | 停机取出膜元件,重新安装;冲洗膜壳 |
端盖 / 接头漏水 | 密封圈老化或安装偏移;端盖未拧紧 | 更换新密封圈;均匀拧紧端盖(避免过紧变形) |
记录归档:将调试过程中的压力、流量、TDS 等参数记录到设备台账,作为后续运行的基准值;
恢复自动控制:若系统有自动运行模式(如 PLC 控制),将参数设置为调试后的最优值(如回收率、高压保护值);
制定初期巡检计划:调试后 1 周内,增加巡检频次(每天 2 次),确保新膜运行稳定,无异常污染或损坏。
Copyright © 2025 利菲尔特(商标:正渲)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0213号-12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