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373-2628268

RO 膜元件的更换操作步骤

2025-09-06   来自:杨亚美

RO 膜元件的更换操作步骤

更换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再按步骤执行,核心原则是 “安全卸压、避免污染、正确安装”:

1. 更换前准备(关键前提)

  • 工具与物料

    • 工具:管钳、活动扳手、螺丝刀、美工刀、手套、护目镜(防化学剂和高压水);

    • 物料:新 RO 膜元件(需与原型号匹配,如陶氏 BW30-4040、海德能 ESPA2)、膜壳端盖密封圈(备用,防止老化漏水)、食品级润滑剂(如硅基润滑剂,用于密封圈润滑,避免安装时划伤)、低压冲洗水(如 RO 产水或去离子水,用于冲洗新膜和膜壳)、废水桶(收集排放水)。

  • 安全措施

    • 关闭 RO 系统的进水阀、高压泵电源、产水阀、浓水阀,彻底切断水源和电源;

    • 打开系统的卸压阀(或松开浓水端管路接头),释放膜壳内的残留压力(确保压力表显示为 0MPa,避免拆卸时高压水喷射伤人);

    • 若系统近期使用过化学清洗剂,需先用低压水冲洗管道,避免残留药剂腐蚀新膜。

2. 拆卸旧膜元件(核心步骤:避免损坏膜壳)

  1. 拆卸膜壳端盖
    • 用管钳或扳手拧下 RO 膜壳两端的端盖(通常为左侧进水端、右侧浓水端),注意端盖内有密封圈,需小心取下并检查是否老化(若老化,后续更换新密封圈);

    • 若端盖拧不动,可少量滴加润滑剂(如 WD-40),切勿强行暴力拆卸,避免膜壳变形。

  2. 取出旧膜元件
    • 用美工刀切断旧膜元件两端的连接管(若为卡箍连接,直接松开卡箍);

    • 从膜壳的浓水端(出水端)向进水端推动旧膜,或用专用拉杆(部分厂家配套)将旧膜拉出(卷式膜为长条状,取出时避免弯折,防止膜壳内残留污染物掉落);

    • 取出旧膜后,观察膜表面状态(如是否有黑斑、结垢、破损),初步判断污染类型(为后续系统预处理优化提供依据),然后将旧膜按危废规定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3. 清洗膜壳内部
    • 用低压冲洗水(RO 产水)冲洗膜壳内壁,去除残留的污染物(如泥沙、胶体);

    • 若膜壳内有明显结垢(如碳酸钙),可倒入少量柠檬酸溶液(5% 浓度)浸泡 10-15 分钟,再冲洗干净(避免残留酸液腐蚀新膜);

    • 检查膜壳内壁是否有划痕、破损(若有,需更换膜壳,否则会导致新膜漏水)。

3. 安装新膜元件(核心步骤:确保密封和水流方向正确)

  1. 预处理新膜
    • 拆开新膜的包装(注意戴手套,避免手汗中的油脂污染膜表面);

    • 用低压冲洗水(水温 20-30℃,压力≤0.1MPa)冲洗新膜的进水端和浓水端,去除膜表面的保护液(部分新膜出厂时含保护液,需冲洗干净,否则会影响初始产水水质)。

  2. 安装密封圈与润滑
    • 在新膜元件的两端 “O 型密封圈”(或 “端盖密封圈”)上均匀涂抹食品级硅基润滑剂(不可用石油基润滑剂,会腐蚀密封圈);

    • 将密封圈正确嵌入膜元件的密封槽内(确保无偏移、无变形,否则会导致漏水)。

  3. 装入新膜元件
    • 严格按照水流方向装入膜壳:膜元件上的 “进水标识”(通常为箭头或 “IN” 字样)需与膜壳的进水方向一致(即从膜壳的进水端向浓水端装入);

    • 缓慢将新膜推入膜壳,确保膜元件与膜壳内壁贴合(避免倾斜,防止密封圈划伤);

    • 若为多支膜壳串联(如大型系统),需按 “首端进水 - 末端浓水” 的顺序依次安装,相邻膜元件的连接管需紧密对接(用卡箍固定或拧紧接头)。

  4. 安装膜壳端盖
    • 将膜壳两端的端盖(若更换新密封圈,需先装新密封圈)对准膜壳接口,缓慢拧紧(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密封圈变形);

    • 端盖拧紧后,检查密封圈是否完全嵌入密封槽(可观察接口处是否有缝隙,确保无漏水隐患)。

4. 系统调试与试运行(验证更换效果)

  1. 低压冲洗排气
    • 打开 RO 系统的进水阀(开度 1/3)和浓水阀(全开),关闭产水阀;

    • 启动高压泵(若有 “低压启动模式”,优先使用),以低压力(0.2-0.3MPa) 冲洗系统 15-20 分钟,排出膜壳内的空气(空气残留会导致膜局部干烧,损坏脱盐层);

    • 观察膜壳端盖、接头处是否有漏水(若有,立即停机卸压,重新拧紧端盖或更换密封圈)。

  2. 逐步升压与参数监测
    • 产水量:是否恢复至设计值(或接近初始值);

    • 产水 TDS:是否降至合格范围(如≤10ppm,根据用户需求);

    • 系统压差:“进水 - 浓水” 压差是否在正常范围(如≤0.2MPa)。

    • 冲洗完成后,缓慢开大进水阀,将系统压力升至正常运行压力(如 0.8-1.2MPa,根据膜厂家推荐值调整);

    • 打开产水阀,进入正常运行状态,连续监测 30 分钟,记录关键参数:

  3. 后续稳定运行
    • 试运行 24 小时后,再次检测产水水质、水量和压差,确认无异常;

    • 记录本次更换的膜型号、更换日期、初始运行参数(为下次维护提供参考);

    • 恢复系统的自动运行模式(如原系统有 PLC 控制,需确认参数设置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