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373-2628268

一体化含油污水处理设备的核心处理原理是什么?不同形态的油分(浮油、乳化油、溶解油)在设备中分别通过哪些工艺实现分离?处理效率能达到什么水平?

2025-09-06   来自:李露蕊
       一体化含油污水处理设备的核心原理是 “分阶段针对性处理”,结合物理、化学、深度净化技术,逐步降低水中油分及污染物浓度,具体针对不同油分的工艺及效率如下:
  • 浮油(油滴粒径>100μm):主要通过 “重力分离 + 斜板隔油” 工艺处理。设备内倾斜的平行板可缩短浮油上浮路径,利用油与水的密度差(油 0.8-0.9g/cm³,水 1g/cm³),使浮油快速聚集在水面,再通过自动排油阀收集。该工艺对浮油的去除率可达 90%-95%,处理后水中浮油浓度从初始的 500-1000mg/L 降至 50-100mg/L,适用于餐饮废水、机械加工浮油废水等场景。

  • 乳化油(油滴粒径 0.1-10μm):需先经 “化学破乳 + 气浮分离” 工艺。向废水中投加破乳剂(如聚合氯化铝 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PAM),破坏油 - 水界面的稳定膜结构,使微小油滴聚合成直径>50μm 的油珠;再通过气浮机产生的微气泡(直径 20-50μm)附着油珠上浮,实现油水分离。搭配该工艺后,乳化油去除率可达 95%-98%,出水油分浓度可降至 10-20mg/L,满足工业乳化液废水(如金属冷轧废水)的预处理需求。

  • 溶解油(油滴粒径<0.1μm,以分子形式存在):需通过 “深度净化工艺” 处理,常见方案包括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臭氧氧化、芬顿反应)或膜分离(超滤、反渗透)。活性炭利用多孔结构吸附溶解油及小分子有机物,去除率约 85%-90%;高级氧化通过羟基自由基(・OH)降解溶解油,COD 去除率可达 60%-80%;超滤膜(孔径 0.01-0.1μm)可截留残留乳化油及胶体,反渗透膜则能去除溶解盐和溶解油。经深度处理后,出水油分浓度可稳定降至 5mg/L 以下,甚至满足回用标准(如工业冷却用水)。

整体来看,针对综合含油废水(含浮油、乳化油、溶解油),设备通过 “重力隔油→破乳气浮→活性炭吸附 / 膜分离” 组合工艺,总油分去除率可达 99% 以上,COD 去除率 60%-90%,出水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 A 标准或行业特定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