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河南正渲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新三板代码:837907)正式发布新一代ZXL-Ⅲ型连续式废轮胎热裂解设备。该设备依托87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实现资源转化率92%、单位能耗降低35%的行业突破,为破解全球"黑色污染"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据全球环保研究网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废轮胎年产生量将突破1800万吨,中国占比达35%。随着《"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废轮胎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5%以上,传统间歇式裂解设备因能耗高、排放不达标等问题面临淘汰。正渲环保此次推出的新一代设备,正是瞄准这一市场痛点,历经三年产学研联合攻关而成。
作为河南省智能流体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正渲环保联合河南工学院研发团队,在设备核心技术上实现三大突破:一是采用自主研发的"双螺旋加热反应器"(专利号:Zl 2021 2 1101028.6),使热传导效率提升40%,单条生产线日处理废轮胎能力达50吨;二是创新集成"四级油气净化系统",裂解油硫含量控制在0.6%以下,远超国家最新芳烃含量限制标准;三是开发余热自循环利用技术,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至78千克标准煤/吨,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35%。
"我们的设备实现了从'处理废物'到'生产资源'的跨越。"正渲环保总经理在发布会上介绍,该设备产出的裂解油可直接调和为船用燃料或深加工为苯乙烯等化工原料,改性后的裂解炭黑市场溢价率达25%,钢丝回收率保持99%以上。按年处理2万吨废轮胎计算,可年产裂解油8600吨、炭黑5200吨、钢丝3800吨,综合收益超4300万元,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3.5年。
在环保性能方面,ZXL-Ⅲ型设备采用低温催化裂解工艺,尾气排放全面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限值,二噁英排放浓度控制在0.03ng TEQ/m³以下。设备还配备智能PLC控制系统,可实现进料、反应、分离、净化全流程自动化监控,单条生产线仅需3名操作人员,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依托正渲环保在流体净化领域的深厚积累,该裂解设备已获得CE认证,目前已与东南亚某环保集团签订首批3台套订单,合同金额达2800万元。同时,国内某再生资源企业的示范生产线也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本月底正式投产。"我们计划三年内实现全球市场占有率突破15%,成为废轮胎裂解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
作为新三板挂牌的高新技术企业,正渲环保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流体环保装备研发,已为中石化、中煤集团、玖龙纸业等六千余家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产品远销78个国家和地区。此次新一代裂解设备的发布,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固废资源化领域,构建"净化+循环"的双主业发展格局。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专家指出,正渲环保新一代裂解设备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连续化、智能化、高值化特性,将推动行业从"粗放处理"向"精细加工"转型。随着设备的规模化应用,预计到2026年可帮助国内减少废轮胎填埋量超300万吨,替代标准煤消耗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万吨。
面对全球环保产业升级机遇,正渲环保表示将持续投入研发,计划未来三年新增研发费用不低于营收的8%,重点突破裂解油氢化精制、炭黑纳米改性等关键技术,打造"回收-裂解-深加工"一体化产业链,为全球固废资源化利用贡献更多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