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373-2628268
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专为远离市政管网、污水排放分散的区域设计,如农村、偏远社区、旅游景区、小型工厂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这类区域污水排放规模较小且分散,传统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因管网铺设难度大、建设运营成本高而难以适用,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则凭借自身优势成为理想之选。
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高度集成多种处理工艺,核心部分涵盖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消毒等单元。污水首先流入格栅,拦截树枝、塑料等大颗粒杂物,防止其堵塞后续管路与设备;接着进入调节池,均衡水质和水量,缓解水质水量波动对处理系统的冲击。
生物处理环节是净化关键,常见工艺有 A/O(厌氧 / 好氧)、A²/O(厌氧 / 缺氧 / 好氧)、MBR(膜生物反应器)等。以 A/O 工艺为例,污水先进入厌氧池,厌氧菌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提高污水可生化性;随后流入好氧池,好氧菌利用氧气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实现氨氮的硝化反应。A²/O 工艺增设缺氧池,利用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实现脱氮除磷。MBR 工艺则借助膜分离技术,用 0.01-0.4μm 孔径的膜组件代替传统沉淀池,高效截留微生物和悬浮物,出水水质更优,可满足更高标准排放或回用需求。
完成生物处理后,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使泥水分离更彻底。沉淀后的上清液再经消毒单元处理,采用紫外线、二氧化氯等消毒方式杀灭水中病菌,确保最终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1、高度集成,占地小巧:设备将多个处理单元紧凑组合,占地面积大幅减小。以处理规模 50m³/d 的设备为例,占地面积仅约 10-15㎡,相比传统污水处理站,占地可减少 60% 以上,特别适合土地资源紧张的区域,如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山区村落等场景。
2、安装便捷,建设快速: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多在工厂完成预制和调试,现场只需进行简单的基础施工、设备吊装以及管道、电气连接,安装周期通常仅需 1-2 周,能快速投入使用,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像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来临前,可快速安装设备解决污水排放问题。
3、智能控制,运维轻松:配备先进的 PLC 自动控制系统,可依据水质、水量变化自动调节设备运行参数,如控制水泵启停、调节曝气量等,实现无人值守。同时支持远程监控功能,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接收故障报警信息,及时进行远程诊断与操作,大幅降低运维成本与难度,尤其适用于分布广泛、位置偏远的小型污水处理站点。
4、适应性强,稳定达标:针对不同水质水量及排放要求,可灵活选用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规格。处理工艺成熟可靠,对水质水量波动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能确保出水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 2002)一级 B 标准,部分采用 MBR 工艺的设备甚至可达一级 A 标准,满足多样化的回用和排放需求,在农村生活污水、景区污水、小型工业废水处理中均表现出色。
5、成本节约,经济高效:一方面,设备无需大规模的管网建设,减少了管网铺设费用;另一方面,其能耗较低,且污泥产量少,降低了后续污泥处理成本。以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为例,相比集中式处理模式,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节省约 30%-50% 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