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373-2628268

pp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维护复杂吗?

2025-09-17   来自:李露蕊
       pp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运行维护方面具备较高的便捷性,相较于传统大型污水处理设施,其维护工作相对简单,这得益于设备自身的一体化集成设计与成熟的工艺配置,能有效降低维护成本与难度,确保长期稳定运行。在日常运行维护方面,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配备了自动控制系统,可对设备运行参数(如液位、流量、溶解氧、pH 值等)进行实时监测与调控。以液位控制为例,当调节池液位达到设定上限时,系统会自动启动提升泵,将污水输送至后续处理单元;当液位降至下限,提升泵则自动停止,避免泵体空转损坏,整个过程无需人工频繁干预,极大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设备内各处理单元(如格栅、曝气系统、生物反应池等)运行状态稳定,日常仅需定期检查设备外观有无渗漏、部件有无损坏,以及对关键仪表(如流量计、溶解氧仪)进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即可,巡检周期通常为每周 1-2 次,每次巡检耗时约 1-2 小时。在设备核心组件维护方面,不同工艺配置的设备维护重点有所差异。对于采用 A/O、A²/O 工艺的设备,曝气系统是维护重点,需定期检查曝气头是否堵塞(一般每 2-3 个月检查一次),若发现曝气头堵塞,可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或化学药剂浸泡的方式清理,恢复曝气效果,保障好氧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要关注生物反应池内活性污泥的性状,通过镜检观察微生物种类、数量及活性,定期调整营养物质投加量(如碳源、氮源、磷源),维持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平衡,确保生化处理效果稳定,活性污泥镜检及营养物质调整工作每月进行 1-2 次。而对于采用 MBR 膜工艺的设备,膜组件的维护至关重要,由于膜组件长期运行易受污泥、杂质等污染,需定期进行清洗。清洗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物理清洗主要通过气水反冲洗的方式,利用压缩空气和清水对膜表面进行冲刷,去除表面附着的悬浮物、胶体等污染物,一般每周进行 1-2 次,每次反冲洗时间约 15-30 分钟;化学清洗则是当物理清洗效果不佳,膜通量下降明显时进行,采用特定化学药剂(如次氯酸钠、柠檬酸)对膜组件进行浸泡清洗,去除顽固污染物,恢复膜通量,化学清洗周期通常为 3-6 个月,具体根据膜污染情况而定,每次化学清洗耗时约 1-2 天,且清洗过程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化学药剂对膜组件造成损坏。此外,设备的机械部件(如泵、风机)维护也不容忽视,泵和风机作为设备运行的动力源,需定期添加润滑油(泵每 1-2 个月添加一次,风机每 3-6 个月添加一次),检查皮带松紧度(每月检查一次),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皮带,防止设备因机械故障停机,同时定期对泵和风机进行空载试运行(每季度一次),测试其性能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配件。在维护人员技能要求方面,虽然 pp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维护相对简单,但仍要求运维人员具备一定的污水处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熟悉设备工艺流程、运行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对于小型项目(处理量<20m³/d),可由经过简单培训的物业人员或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巡检与基础维护工作,但涉及设备核心组件(如膜组件清洗、活性污泥调试)的维护操作,建议联系设备厂家技术人员指导或由专业第三方运维公司完成;对于中大型项目(处理量≥20m³/d),则需配备至少一名专业污水处理工程师,负责设备整体运行管理与维护,同时组建专业运维团队,定期开展内部培训与技能考核,提升运维人员整体素质,确保设备长期稳定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