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373-2628268

pp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核心处理工艺是什么?

2025-09-17   来自:李露蕊
       pp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核心处理工艺需结合污水水质、排放标准及应用场景灵活配置,目前主流且成熟的工艺主要有三类,分别是 A/O 工艺、A²/O 工艺和 MBR 膜工艺,三类工艺各有优势,可满足不同需求。首先是 A/O 工艺(缺氧 - 好氧工艺),该工艺核心是通过缺氧池与好氧池的协同作用,实现有机物降解与脱氮,流程相对简单,投资成本较低,运行稳定性强,适合处理生活污水、小型养殖废水等中低浓度有机废水,且对氮的去除率可达 60%-80%,能满足一级 B 及以上排放标准;在实际应用中,A/O 工艺的缺氧池会通过回流污泥与污水混合,利用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好氧池则通过曝气装置提供氧气,让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并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整体运行能耗较低,维护难度小,适合对处理成本敏感、水质要求适中的项目。其次是 A²/O 工艺(厌氧 - 缺氧 - 好氧工艺),在 A/O 工艺基础上增加了厌氧池,新增的厌氧池可实现磷的释放,后续好氧池则通过聚磷菌过量吸磷,最终通过排泥实现磷的去除,因此 A²/O 工艺除了降解有机物和脱氮外,还具备高效除磷功能,除磷率可达 70%-90%,适合对氮磷排放标准要求高的场景,如城镇污水、食品加工废水等需达到一级 A 标准的项目;不过该工艺流程相对复杂,对运行参数(如各池停留时间、回流比)的控制要求更高,需配备精准的控制系统确保各单元协同运行。最后是 MBR 膜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该工艺将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结合,用膜组件替代传统沉淀池,可实现泥水高效分离,出水水质极佳,悬浮物、浊度几乎为零,可直接达到一级 A 甚至更高标准(如再生水回用标准),同时膜组件的截留作用能使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更高,提高有机物降解效率,且设备占地仅为传统工艺的 1/3-1/2;MBR 膜工艺适合对出水水质要求高(如回用、排入敏感水体)、用地紧张的场景,如景区污水回用、住宅小区再生水系统等,但膜组件初期投资较高,且需定期进行在线清洗(化学清洗 + 物理清洗)以防止膜污染,延长膜寿命(通常 3-5 年更换一次),运行维护成本相对前两类工艺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