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373-2628268

RO反渗透超纯水设备的深度除盐系统有哪些?

2025-07-10   来自:李子龙

RO 反渗透超纯水设备的深度除盐系统是实现 “超纯水” 级别的核心环节,其作用是去除一级 / 二级反渗透产水中残留的微量离子(如 Na⁺、Cl⁻、SiO₃²⁻等)、有机物及胶体,将水质纯度提升至电导率≤0.1μS/cm(甚至更低)。

一、EDI(电去离子)系统

原理:EDI(Electrodeionization)是将离子交换树脂与电渗析技术结合的新型深度除盐工艺。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水中的离子通过树脂吸附后,会定向迁移至浓水室并随浓水排出;同时,电场促使水分子电离产生 H⁺和 OH⁻,持续对树脂进行再生(无需酸碱化学再生),实现连续稳定的除盐。

技术特点:

1、除盐效率高:可将反渗透产水(电导率 1-10μS/cm)处理至电导率≤0.1μS/cm,对离子的去除率达 99.9% 以上,且能有效去除硅、硼等难除离子。

2、环保性好:无需酸碱再生,避免了化学污染和废水处理成本,符合绿色生产要求。

3、自动化程度高:可通过 PLC 系统实时监控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产水水质),实现连续运行,无需频繁人工干预。

4、适用场景:大流量、高纯度需求的场景(如电子厂、半导体车间、大型实验室),尤其适合对环保要求严格的领域。

二、混床离子交换系统

原理:混床由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阳离子,如 Na⁺、Ca²⁺)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阴离子,如 Cl⁻、SO₄²⁻)按比例混合装填而成。当水通过混床时,水中的所有离子几乎被彻底交换去除(阳离子与 H⁺交换,阴离子与 OH⁻交换),最终产出高纯度水。

技术特点:

1、水质纯度极高:产水电导率可低至 0.055μS/cm(接近理论纯水),总溶解固体(TDS)≤0.1mg/L,是目前除盐精度最高的工艺之一。

2、需定期再生:树脂吸附饱和后,需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化学再生(阳树脂用酸再生,阴树脂用碱再生),再生过程会产生酸碱废水,需处理后排放。

3、运行成本较高:再生剂(酸碱)消耗、废水处理成本及停机再生时间会增加整体成本,适合小流量、超高纯度需求场景(如精密分析实验室、医药注射用水终端处理)。

三、抛光混床系统

原理:抛光混床是混床的 “升级版”,通常采用更高性能的核级离子交换树脂(如均粒树脂),装填在小型柱式设备中,作为超纯水的 “终端精处理” 环节。其作用是去除前级处理(如 EDI)后可能残留的微量离子,进一步提升水质稳定性。

技术特点:

1、精处理能力强:主要针对 ppb 级(10⁻⁹)的微量离子,确保产水在终端使用时的纯度(如电子行业芯片清洗用水,需避免任何离子污染)。

2、更换周期短:树脂容量小,吸附饱和后需整体更换(而非再生),适合作为 EDI 或二级 RO 的 “后置保障”,而非主力除盐单元。